当前位置:首页  沂蒙精神

从“以人民为中心”看沂蒙精神

发布时间:2023-11-23作者:魏本权来源:临沂大学(新门户)供稿审核:浏览次数:1000

从“以人民为中心”看沂蒙精神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贯穿于百余年来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奋斗历程,沉淀为党的文化基因并凝结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人民至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根本立场,体现了沂蒙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与伟大力量。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沂蒙地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精神文化结晶。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富强、复兴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植入沂蒙大地以后的精神硕果,是党在沂蒙地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精神结晶。在革命战争年代,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立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内涵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中继续丰富、充实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沂蒙精神的孕育形成与弘扬传承中彰显于沂蒙大地。

沂蒙精神体现了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根本立场。人民利益是党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揭示了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践行是沂蒙精神孕育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党在沂蒙地区植根人民、唤醒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因为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201311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内涵很好地表达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沂蒙地区党与群众关系的基本样态——党群同心、军民情深。这样的党群关系来自、也只能来自党与人民利益的高度同一与完全契合,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沂蒙的坚定贯彻与具体落实。

沂蒙精神是百余年来党的群众工作与党群关系的写实与写照,凸显了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创建、生存、发展与壮大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沂蒙根据地尊重沂蒙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展开了艰苦细致和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推动了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形成了稳如磐石的党群军民关系,领导沂蒙人民铸就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铜墙铁壁。194571日,在沂蒙根据地出版的《山东画报》刊载了那逖的木刻《母亲——人民》,并配发了这样一段文字:“……人民和母亲一样:哺育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帮助着我们,补充着我们,希望我们壮大、健康,希望我们胜利,也希望我们和她靠的更近,不要惹她生气,不要使她伤心。中共中央谆谆告诫我们:人民就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母亲。孝顺儿子个个都是顶爱护自己的母亲的。八路军的好战士好同志也就应该特别尊敬母亲——人民,永远为保卫人民利益而战斗,永远和人民紧靠在一起!”这就是山东根据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军民关系的写照,是山东根据地卓越成功的群众工作与革命动员的体现,在本质上这是党群关系的集中体现,表现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的思想觉醒和行为选择,在现代政党组织与革命的普罗大众之间建立起坚如磐石、坚不可摧的联系与连接纽带。

沂蒙精神彰显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与不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形成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的政治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活并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推动了近代以来中国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的沂蒙人民,铸就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铜墙铁壁,迸发出支援、支持革命的伟大力量。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被誉为红嫂的沂蒙女性彰显出女性的伟大与至爱,涌现出举办战时托儿所的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祖秀莲、沂蒙六姐妹等大批先锋模范人物与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整山治水、摆脱贫困,发家致富、奔向小康,涌现出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厉家寨、九间棚、代村等时代典范,创造了率先实现革命老区整体脱贫、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打造“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等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奇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领导沂蒙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体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磅礴伟力。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沂蒙地区的实践,孕育形成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孕育形成以及传承发展的百年历史,也深刻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沂蒙精神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维度上,均体现为深度交融与本然契合。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地方党史研究专项“山东解放区民众踊跃参军的历史经验及启示研究”(17CDSJ16)阶段研究成果,作者系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魏本权)

来源:20231120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第08

附原文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701&eid=47853&sid=221352&idate=12_2023-11-20